交通路标测色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交通路标颜色的仪器,它在交通标志、反光标线、路标设施等领域的颜色测量和品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对工件表面折射光的检查,并通过颜色空间的转换,得到颜色的量化参数。它能够测量出路标的亮度因数、色品坐标等色度数据,从而实现对颜色的精准测量。
一、日常清洁
外壳与表面:使用柔软的干布或软纸擦拭仪器外壳和表面,避免使用湿布或化学清洁剂,防止液体渗入仪器内部造成损坏。
光学部件:使用专用的擦镜纸或柔软的棉布轻轻擦拭光学部件(如镜头、滤光片等),避免使用粗糙的布料或手指直接接触,防止划伤或污染。
二、光学部件保养
防雾处理:每次清擦完光学零件表面后,再用干棉球擦拭一遍,除去表面潮气。操作仪器时,避免用手心对准光学仪器表面,防止油脂挤压或粘附。
防霉措施:仪器箱内放入适当的防霉剂,防止光学部件生霉。对于长期不用的仪器,外露光学零件经干燥后垫一层干燥脱脂棉,再盖镜头盖。
防锈处理:对于金属外露面,使用后应清除临时保护油脂,涂上新的防锈油脂。防锈油脂应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、置换性和挥发性。
三、防潮防锈
环境控制:将仪器存放在干燥、通风、防尘的环境中,避免潮湿和腐蚀性气体对仪器造成损害。
定期检查:定期检查仪器的金属部件是否生锈,如有锈蚀现象,应及时除锈并防锈。
四、定期校准
日常校准:每日校准由客户在自己的位置执行,应每8个小时或每班次进行一次。校准程序包括两次测量:黑色测量(零校准)使用吸收所有光的特殊附件执行;白色测量使用具有可追溯值的陶瓷标准品进行。
年度校准:包括仪器的日常维护、对准并清洁光学器件、重新认证校准标准、多项调整使仪器达到出厂规格等。
五、电池管理
充电规范:对于新购置的电池,初次使用前应将电量充满,保证充电时间超过12个小时,并在前几次充电过程中保持等量的充电时间。
使用注意事项:仪器设备在开机运行之时要严格避免取出电池,防止数据丢失或损毁。要取出电池必须在电源关闭的时候进行操作。对于可反复充电的电池,应在电量尽可能使用完的情况下进行充电,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。
六、运输防护
防震措施:在运输过程中,应采取防震措施,防止仪器因颠簸而损坏。对于较为容易损坏的测绘仪器设备,在颠簸路段无法避免时,应由测绘人员将其抱在手中,以避免发生磕碰碎裂等情况。
防晒防雨:不论运输地区的远近程度或天气环境因素,都应做好雨水预防和防晒措施。
七、环境控制
温度与湿度:确保工作环境温度在仪器要求的范围内(如10℃-40℃或15℃-35℃),相对湿度不超过85%,无凝结。避免将仪器存放在长期开空调的房间里,以防吸湿。
通风条件:开启排风设备,确保实验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有害气体积聚。
